可输入一个或多个汉字查询,找到汉字的拼音、部首、笔划、注解、出处,也可通过笔划、部首去查询。
汉字是否常用: ✔常用字✔标准字体✔现通表吉凶寓意:吉汉字五行:水属性是否为百家姓:✔是百家姓
汉字部件构造 :艹田首尾分解查字 :艹田(caotian)
笔顺编号:12225121
笔顺:一丨丨丨フ一丨一
笔顺读写:横竖竖竖折横竖横
苗字UNICODE编码U+82D7,二进制: 1000001011010111,十进制: 33495,HEX编码:E88B97,UTF-8: E8 8B 97
苗 miáo(ㄇ一ㄠˊ)
(一)、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禾苗。麦苗。树苗。幼苗。苗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苗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
(二)、形状像苗的:火苗儿。
(三)、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苗。
(四)、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苗。卡介苗。
(五)、子孙后代:苗裔。
(六)、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苗绣。
(七)、姓。
● 苗 miáo
〈名〉
(一)、 (会意。从田,从艸。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本义:禾苗,未吐穗的庄稼)
(二)、 同本义;泛指初生的植物 [seedlings of cereal crops]
苗,草生于田者。——《说文》
无食我苗。——《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
无苗。——《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孟子》
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八月苗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无苗时采。
有苗时采。
(三)、 又如:补苗;间苗;秧苗;麦苗;豆苗;壮苗(健壮的幼苗)
(四)、 指禾谷之实 [seed]。如:苗米(漕运上缴的官粮)
(五)、 初生的动物 [the young of some animals]。如:鱼苗;猪苗
(六)、 子孙后代 [descendant]
大王刘氏苗族, 绍世而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先出自箕子苗。——《李翊碑》
(七)、 又如:苗末(后代子孙);苗胄(后代的子孙);苗胤(子孙相承续。亦指后代子孙);苗嗣(后嗣,后代);苗绪(后代子孙)
(八)、 事物的开端;事物的预兆 [beginning]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
(九)、 又如:苗脉(比喻事物的根源);苗头(端绪;预兆;因由)
(十)、 露头,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 [outcrops]。如:矿苗;苗脉(指矿苗和矿脉)
(十一)、 我国古代部族名 [Miao tribe]。也称“三苗”,“有苗”。如:苗民(指古代三苗部族之民;也指古三苗部族)
(十二)、 我国少数民族名。相传为古代三苗部族之后 [Miao nationality]。如:苗子(指苗族。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苗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十三)、 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 [flame]。如:火苗
(十四)、 含有天花病毒的物质或制剂或减毒结核杆菌剂 [vaccine]。如:牛痘苗;卡介苗
(十五)、 姓
● 苗 miáo
〈动〉
(一)、 庄稼出苗 [sprout;germinate]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二)、 夏天的狩猎 [hunt in the summer]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隐公五年》
(三)、 又如:苗田(指夏季的狩猎);苗狩(夏猎与冬猎)
苗是指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如禾苗,麦苗,树苗,幼苗,苗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
苗【 申集上 】【 艸部 】康熙筆画: 11画 部外筆画: 5画
〔古文〕𡩈《唐韻》武儦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𠀤音描。《說文》草生于田者,榖曰苗。凡草初生亦曰苗。《詩·王風》彼黍離離,彼稷之苗。《魏風》碩䑕碩䑕,無食我苗。《註》嘉穀也。
又《爾雅·釋天》夏獵曰苗。《註》爲苗除害也。《詩·小雅》之子于苗,𨕖徒囂囂。
又《書·舜典》𥨥三苗于三危。《史記·夏本紀註》《神異經》: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飛,爲人饕餮,淫𨓜無理,名曰苗民。
又《博雅》衆也。《後漢·鄧皇后紀》損膳解驂,以贍黎苗。
又胤也。《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後漢·𡨥恂傳》功臣苗緒。
又地名。《左傳·襄二十六年》晉人與之苗。《註》苗,晉地。
又山名。《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鋌。《註》苗山,利金所出也。
又姓。《晉語》苗棼皇,晉大夫。
又《韻補》眉彪切,音繆。《韓愈·楚國夫人墓銘》高陵相漢,義以家酬。遷于南陽,始自郞苗。
苗【 卷一 】【 艸部 】
艸生於田者。从艸从田。武鑣切〖注〗𡩈,古文。
(苗)艸生於田者。从艸田。武鑣切。二部。按苗之故訓禾也。禾者、今之小米。詩。誕降嘉穀。維秬維秠。維虋維芑。爾雅、毛傳、說文皆曰虋、赤苗。芑、白苗。魏風。無食我苗。毛曰。苗、嘉榖也。此本生民詩。首章言黍。二章言麥。三章則言禾。春秋經莊七年。秋、大水。無麥苗。卄八年。冬、大無麥禾。麥苗卽麥禾。秋言苗。冬言禾。何休曰。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倉頡篇曰。苗者、禾之未秀者也。孔子曰。惡莠恐其亂苗。魏文矦曰。幽莠似禾。明禾與苗同物。苗本禾未秀之名。因以爲凡艸木初生之名。詩言稷之苗。稷之穗、稷之實、是也。說文立文當以苗字次虋字之前。云禾也。嘉榖也。則虋爲赤苗。籒文芑爲白苗。言之有序。艸生於田。皮傅字形爲說而已。○古或假苗爲茅。如士相見禮古文艸茅作艸苗。洛陽伽藍記所云魏時苗茨之碑、實卽茅茨。取堯舜茅茨不翦也。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eu5 miau2 meu2 [客英字典] miau2 [海陆丰腔] miau2 meu2 [东莞腔] miau2 [沙头角腔] miau2 [客语拼音字汇] meu2 miau2 [陆丰腔] miau3 [梅县腔] miau2 [宝安腔] miau2
⊙ 粤语:miu4
sprouts; Miao ethnic group
偏旁部首查字
一部乙部乛部丿部丨部亅部乚部丶部人部又部儿部十部二部力部几部入部八部刀部厂部卜部匕部亻部阝部勹部匚部匸部厶部讠部廴部卩部㔾部刂部丷部亠部冂部冖部冫部凵部大部子部小部己部女部门部工部口部扌部山部马部干部士部飞部广部土部川部尸部丬部寸部夕部巾部弓部兀部巳部囗部幺部氵部弋部艹部纟部犭部辶部忄部 全部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