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输入一个或多个汉字查询,找到汉字的拼音、部首、笔划、注解、出处,也可通过笔划、部首去查询。
汉字是否常用: ✔标准字体-汉字五行:火属性
汉字部件构造 :首尾分解查字 :广盧(guanglu)
笔顺编号:4132153152512125221
笔顺:丶一ノ丨一フノ一フ丨フ一丨一丨フ丨丨一
笔顺读写:捺横撇竖横折撇横折竖折横竖横竖折竖竖横
廬字UNICODE编码U+5EEC,二进制: 0101111011101100,十进制: 24300,HEX编码:E5BBAC,UTF-8: E5 BB AC
廬【 寅集下 】【 广部 】康熙筆画: 19画 部外筆画: 16画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𠀤音閭。《說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詩·小雅》中田有廬。《箋》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田事。
又《玉篇》屋舍也。《集韻》粗屋總名。《易·剝卦》小人剝廬。《左傳·襄二十三年》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又𠋫舍也。《周禮·地官》十里有廬,廬有飮食。《註》廬若今野𠋫,徙有庌也。
又直宿,舍也。《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止曰廬。《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註》直宿曰廬。
又國名。《周語》廬由荆嬀。《註》廬,嬀姓之國,荆嬀,廬女爲荆夫人也。
又邑名。《楚語》以王如廬。《註》廬,楚邑。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廬江郡,開皇初改爲廬州。
又山名。《廬山記》周威王時,有匡俗廬君,故山取其號。
又《正韻》龍都切,音盧。《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廬。《註》廬讀爲纑,謂矛戟柄竹攢柲。或曰摩䥨之器。
又與籚同。《集韻》籚或作廬。
廬【 卷九 】【 广部 】
寄也。秋冬去,春夏居。从广盧聲。力居切
(廬)寄也。秋冬去。春夏居。大雅。于時廬旅。毛傳曰。廬、寄也。小雅。中田有廬。箋云。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其田事。春秋宣十五年公羊傳注曰。一夫受田百畝。公田十畝。廬舍二畝半。凡爲田一頃十二畝半。八家而九頃。共爲一井。在田曰廬。在邑曰里。春夏出田。秋冬入?城郭。漢食貨志曰。一井、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爲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爲廬舍。在野曰廬。在邑曰里。春令民畢出在壄。冬則畢入。其詩曰。四之日舉止。同我婦子。?彼南畮。又曰。十月蟋蟀入我牀下。?我婦子。聿爲改歲。入此室處。所以順陰陽。僃寇賊。習禮文也。孟子曰。五畝之宅。趙注。廬井、邑居各二畝半以爲宅。冬入?城二畝半。故爲五畝也。按許意、廬與下文廛義互相足。在野曰廬。在邑曰廛。皆二畝半也。引伸之、凡寄居之處皆曰廬。周禮。十里有廬。廬有飲食。左傳。立戴公以廬於曹。吾儕小人。皆有闔廬。以避燥溼寒暑。皆是。从广。盧聲。古亦與盧相假借。力居切。五部。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u2 [海陆丰腔] lu2 [梅县腔] lu2 [宝安腔] lu2 [客语拼音字汇] lu2 [东莞腔] lu2 [陆丰腔] lu3 [沙头角腔] lu2 [台湾四县腔] lu2
⊙ 粤语:lou4
hut, cottage; name of a mountain
偏旁部首查字
一部乙部乛部丿部丨部亅部乚部丶部人部又部儿部十部二部力部几部入部八部刀部厂部卜部匕部亻部阝部勹部匚部匸部厶部讠部廴部卩部㔾部刂部丷部亠部冂部冖部冫部凵部大部子部小部己部女部门部工部口部扌部山部马部干部士部飞部广部土部川部尸部丬部寸部夕部巾部弓部兀部巳部囗部幺部氵部弋部艹部纟部犭部辶部忄部 全部部首